今年4月份,廣州小部分出租車上,曾經試驗性安裝了前後攝像頭,因後攝像頭正對準車內乘客,經媒體報道後引起軒然大波。新快報記者日前獲悉,這部分試驗性攝像頭疑因涉及隱私問題,已被全部拆除。短期內,廣州不會在出租車上開展大面積安裝攝像頭的工程,個別司機自行安裝的除外。(6月5日《新快報》)
  越來越多的攝像頭,引發了人們對於隱私權遭侵犯的擔憂。確實,近年來,媒體報道也披露過不少案例。比如2008年《南方都市報》報道的深圳“偷窺門”,監控攝像頭拍攝了居民洗澡、更衣等細節,網民們在當地政府信息網站就能查閱。基於這種對攝像頭濫用的擔憂,廣東出租車拆除攝像頭,便引來了不少叫好聲。
  但平心靜氣地想一想,攝像頭本身並無正邪之分,關鍵是看人怎麼運用。出租車,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,其人流情況十分複雜。近年來,發生在出租車上的案例也有不少。或是乘客搶劫司機,或是司機圖害女乘客。倘若每輛出租車上,都能裝上一個攝像頭,那麼相關事例發生的比例是否要少一些,警方搜集相關犯罪證據是否也要更便捷一些?
  說到底,攝像頭會不會侵犯公民隱私,是一個監控行為如何劃分好公私權限的問題。具體到出租車,乘客隱私權的範圍還存爭議。從民眾的情感來看,傾向於認為出租車是一個獨立空間,乘客在這個空間的行為都是一種隱私。但話說回來,出租車到底還只是一個交通工具,它不可能享有類似酒店房間以及居民樓一樣的待遇。要求出租車上給予這種隱私保護,毫無疑問誇大了私權的邊界。
  從先進國家與地區的實踐來看,在出租車裝攝像頭,早已成為標配。註重保護公民隱私的英國,便在出租車上裝了攝像頭。俄羅斯則規定,進出地鐵的出租車必須裝有攝像頭,因為地鐵人流量大,公共安全形勢複雜。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每一輛出租車,也都裝有攝像頭,既方便乘客找回失物,也保障了司機與乘客的安全。
  難道這些國家的公民不用擔心出租車攝像頭侵犯私權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只是,這些國家在推行出租車裝攝像頭時,也同時完善了相關法律設置,對濫用攝像頭,以及侵害私權的行為,有明確的製裁懲處措施,以此約束攝像頭的職能在維護公共安全的範圍之內。反觀我國,不僅連隱私權的界定尚未分明,甚至連什麼單位具有設立攝像頭的權限也不甚清晰,似此,又怎麼用好攝像頭,讓公眾打消現實版“竊聽風雲”的疑慮?
  在出租車裝攝像頭與保護民眾隱私,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命題。這既需要相關單位推行決策公開,認真聽取民眾意見,更需立法機構的積極作為,明確出租車上的隱私權益。不搞清楚這兩點,無論是裝攝像頭還是拆攝像頭,都只是一種腦門發熱的行為,且慢對其鼓掌叫好。
  文/楊興東  (原標題:出租車拆除攝像頭並非私權的勝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00acxk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